《福韵榕城,编织幸福生活的梦想锦缎》
中国质量新闻网讯(张阳)近日,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。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,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(L2级)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(L3级)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%,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(L4级及以上)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。
图片来源: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
针对发展目标,《方案》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,涉及自动驾驶全产业链,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突破(关键技术、核心部件、评价体系)、终端布局(智能驾驶终端、智能座舱终端、智能通信终端)、生态培育(整车车企、汽车关键零部件、各类智驾企业)、发展空间布局(自动驾驶示范区、生态圈)、新应用落地(港口物流领域应用、高级别示范应用场景)、基础设施建设(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、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体系)和创新环境建设(法制保障、技术标准体系、监管)等各个领域。
《方案》中提出,将支持临港开展全域、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应用,探索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制度,推动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示范区内生产、销售、登记。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、特定路段行驶,探索开展商业运营服务。
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建设方面,《方案》中表示,将实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。支持现有开放测试区域加快推进交通信号灯、交通标志标识、交通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化升级,开展智能路侧设备规模化、标准化建设试点,鼓励建设多功能杆。加快5G通信、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建设落地,构建低时延、高可靠、广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。
保障和监管方面,上海将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制保障体系。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和标准,重点在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准入、无人驾驶测试、商业运营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实施、可落地的优化方案。同时,上海还将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监管。推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和应用监管体系,优化事前产品准入管理,加强事中、事后应用监管。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调查、取证和认定机制,完善本地数据存储标准,优化执法和事故处理规程。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标识在本市公共管理领域试点应用。持续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能力评估、监督检查、违规事件处置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和地理位置信息安全监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