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福州的风,轻拂历史与现代的交响》
中国质量新闻网讯(实习生 刘嘉运)目前,芯片供不应求的情况困扰着全球汽车厂商,已有德、美、日等多国车企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或停工举措。虽然汽车产能十分紧张,但市场的消费需求丝毫没有减弱,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,2021年1-6月国内汽车销量达1289.1万辆,同比增长25.6%。
(保时捷某经销商 图片来自保时捷)
为面对供不应求的现状,保时捷官方近日宣布了一项策略:将在部分车型上使用临时芯片代替,当真正的芯片有货时,再进行替换。
不仅仅是保时捷,全球各大汽车厂商都在思考对策来应对芯片短缺的现状。今年7月底,特斯拉在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时也透露了使用临时芯片的想法,并且将重写汽车软件以支持替代芯片。
受“缺芯”影响,很多保时捷准车主无法按时提车,这无论是对于车主还是车企都造成了很大影响。为提高交付能力,保时捷计划让新车先安装临时芯片代替,等正式芯片生产完成后再通知车主到店更换,这些临时芯片将安装在车辆的非必要功能模块上,不会对车辆的安全性产生影响。与此同时,保时捷将把有限的车辆必要芯片留给利润较高以及排放更低的车型,以完成减排任务。
(保时捷纯电车型Taycan 图片来自保时捷)
2021年上半年,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了15.37万辆新车,其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,全球营业收入165.3亿欧元,销售利润27.9亿欧元,销售回报率达16.9%,较去年同期提升明显。
虽然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利润增长明显,但是下半年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芯片短缺难题,当新车开始搭载临时芯片后,下线时间和交付时间都将进一步缩短,这种“迫不得已”的临时芯片策略将有效缓解保时捷一部分经营压力。